遥望千秋
因为在内地,昨晚香港翡翠台播放《蔡锷与小凤仙》的时候,我通过网络在线看到的这部年度重头戏,却是没有字幕的。
開幕戲在陳婆婆的淚眼遙想中飄然而至,蔡將軍手拈花瓣時那一點桃紅綴在他挺拔英氣的將軍藍上,一種明晰乾淨的鮮明奪人眼目。“贏得英雄知己,桃花顏色亦千秋”。
因為袁世凱就任大總統,時局急變的節奏使蔡將軍開戲便處於逆境磨難的激越里。說實話看到這裡的時候,感覺上有些粗狂,也許是對蔡將軍這個歷史人物已有了一些先入為主的瞭解,雲南軍官和士兵圍阻都督府那場戲,有一種似曾相識的套路感。只是蔡將軍滿噙淚水的感懷,微顫嘴角的嚴詞反問,和將軍委以嚴守雲南重任時與官兵的告別軍禮,彌補了編劇的不足。遠遠無法與蔡鍔在袁世凱府邸里那場“效忠表白”相比。
更感覺,蔡鍔與思婷的戲份,不知是松哥跟ar田差感覺,還是劇本爲了襯托蔡將軍與小鳳仙的萍水愛情,有一點生硬。那般柔情,是當思婷追隨在進京的火車上時,面對將軍的“牽掛”,妻子最寬厚的愛意“邦兒有好多人照顧,但是你不可以沒有人照顧。”此時的將軍即使擁妻入懷仍舊坐姿提拔,軍裝下一絲柔情終於得以綻放:“說謊,發脾氣,對不起。”聲線很溫柔,憂國憂民背後的情感回歸,很輕柔,卻濃情萬般。
隨著將軍的進京,雲吉班的小鳳仙也同線登臺。與蔡將軍的剛直不阿相比,生存于市井的小鳳仙的圓滑周旋,乃至於她較思婷更顯女人味的嬌柔,這些線條居然會令人不由自主的靠向將軍的剛正硬朗。並不是我知道他們會是情侶,而是他們互補的落差有著本質的吸引。
第一集的精彩,在將軍與袁世凱的見面那一場。蔡鍔過人的膽識,光明磊落的勇敢,和應變的機智通過松哥如電般的眼神,臺詞的技巧,以及蔡鍔表白的智慧縱橫交錯的得以迸發出耀眼的光芒,覆蓋了本劇前半部份套路的生硬。
袁世凱府邸
鏡頭一 將軍見到袁世凱時,漂亮的軍禮。果斷利落,瀟灑穩健。心有芥蒂,卻遵從軍人的職責。
鏡頭二 莫逆天為給將軍下馬威,讓曉剛當場與將軍對質。將軍一直不卑不亢的臉上,頓時流瀉出關心,愧疚,不忍,面對曉剛的憤怒與唾駡,將軍複雜卻坦誠的眼神沉默著迎接對方。
鏡頭三 江副官毆打曉剛時,蔡將軍第一句“不要再打”的急迫,過度到緊接著第二句的“不要再打”低沉緩慢的憤怒,咬牙的混音和閃電般的犀利眼神,刺穿了江副官的魂魄,也震撼了我的心。
鏡頭四 危機四伏的袁世凱府邸,面對眾人指著自己的槍口,將軍指責眾人寧做清廷走狗,用沾滿鮮血的手爬上高位,指責袁世凱出爾反爾,倒戈相向危害同胞,感歎自己愧對天地,愧對亡靈,愧對自己。在激昂的措辭下,將軍堅定的眼神,無畏的臉龐,挺直的鼻樑,和渾身的正氣凌然卻使我詫異。原來白思婷的真英雄大丈夫是這樣的,遇到強敵絕不會退縮半分,絕對不會妥協。此時我不得不想到在雲南將軍府外,蔡鍔不想做土皇帝的激昂,感覺將軍太剛,太完美主義。在我所生活的現實里,這樣的剛直似乎太不現實,所以我當時的感覺真的好詫異。而轉折出現在這裡,將軍對曉剛說,“大丈夫不能有婦人之仁,眼光狹隘,要捨去個人恩怨,遙望千秋。”
他要用自己的名聲,賭在他期望可以一統中國的人身上。為了國家和民眾的前途。
好一句“遙望千秋”,语重心长的悲愤和尊重大局的克制使这四个字,说得缓慢却极尽气度。尽管镜头只给了将军一个侧面,但我仍然可以看到此時他凝重的臉上隱忍著的無奈和痛楚。大智慧的心胸令人佩服。
鏡頭五 與袁世凱的對話睿智精彩。
“這個亂世,我不信仁者,但我相信能者。”“能”字語調冷而乾脆,將軍亂世尋真的態度複雜而堅決。
“如果大總統以一己私利為先,置國人利益不顧,我蔡鍔說過”
“決-不-罷-休”
這句話是將軍貼近袁世凱說的,一字一頓的“決不罷休”說的很輕,但字字如硾。傲然的脸庞充满着无畏。
本集的後半部給了開戲的一個精彩,我也在結尾處找到不同於任何一個蔡鍔將軍的感覺,只有松哥才能給予的感覺。非常感謝我們的松哥。
的确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大戲。
我等著你,松哥。